八一建军节之际,记者来到武警安徽总队某部,在这里近距离了解排爆员、搜救员以及军犬训导员。
虽然有着不同的着装,但是他们同样肩扛责任与使命。
今年24岁的李永康从事搜排爆工作6年了,现在已成为一名优秀的排爆员。在没接触搜排爆专业之前,他都是从电视上了解这个行业,以为排爆员就是穿着帅气的衣服,趴在地上思考是剪红线还是蓝线。
第一次训练,李永康的班长给他做了一个爆炸物。排爆服重量达38公斤且密闭性非常强。拆除爆炸物时也和他想象的不一样:并不是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,而是要面对各种颜色、错综复杂的线路。当时他的头脑一片空白,心里很急躁,经过不断地挣扎,李永康随便剪了一根线,触发了爆炸物。那时,他明白:这是在训练,可以失败无数次。如果在实战中或者出任务的时候,遇到真炸药,剪错线路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沉重的排爆服是沉甸甸的责任,是对人民安全的庄严承诺。李永康深知,作为排爆员,不仅需要心如止水、头脑冷静、双手稳健,更需要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一次实践,以智慧与勇气编织安全的防线,不断提高实战能力。
“救援不就是义无反顾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吗?”“在任务面前能够拉得出、打得赢。”从事工程救援专业8年的搜救员赖智晗认为,在日常训练以及执行任务时,每一次狭小空间破拆、障碍物清除、现场营救、人员搜救都是一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的实际行动。
“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,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进行救助和支援,运用好救援器材和搜救装备等。”赖智晗说。
汛情就是命令。今年去黄山市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令赖智晗印象深刻,他深深地感受到,救援更是一种践行军人担当、履行军人誓言的职责使命。“当遇到自然灾害,人民群众面临危险时,我们必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,无论何时都有人民子弟兵在身边。”
军犬训导员与军犬之间的训练和生活日常是怎样的呢?“与军犬并肩作战,远不止于简单的命令与服从,而是基于信任与默契的深度合作。”军犬训导员敬登年接触到这个专业之后发现,军犬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依靠天生的敏锐感知就能完成任务,而是与训导员的照顾和训练密切相关。“一个指令要重复数百次才能实现,稍有差错就要重新再来的严苛标准既考验军犬的耐力,也考验着军犬训导员的耐心。”
从最初对这份工作的好奇到现在满怀热爱,敬登年带着他的“好战友”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,这让他坚信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在他们的共同成长中,凝聚着对职责的坚守,对维护人民安全的深情厚谊。
(记者 朱 茜)